12月22日,“色形——林若熹藝術個展”在中山市博物館正式開展。本次展覽是林若熹藝術個展首次在中山展出,更是林若熹首次以“色形”為主題全面展示其藝術作品,宏幅巨作的數量更是超越其以往的個展。形式多樣,題材廣泛,每一件作品都展現了林若熹精湛的創(chuàng)作手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
12月22日,“色形——林若熹藝術個展”在中山市博物館正式開展。見習生 張景天 記者 明劍 攝
本次展覽由中共中山市委宣傳部、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,中山市博物館、廣東省林若熹藝術基金會承辦,廣東省嶺南藝術研究院、中山市美術家協(xié)會、中山市晴拓書畫院協(xié)辦。中山市相關領導以及廣州美術學院、省美術協(xié)會、中山市美術協(xié)會等書畫界朋友參加了當天的畫展開幕式,并聆聽了林若熹個人創(chuàng)作方面的分享。

林若熹進行創(chuàng)作分享。見習生 張景天 記者 明劍 攝
本次展覽在中山市博物館五桂山展廳展出,林若熹的70余件作品將分兩個階段展示。當天所展出的作品各具特色,表現形式豐富,白描、工筆、水墨、寫意、沒骨、重彩等交相輝映,綜合展現了林若熹在創(chuàng)作中從材料、技法到“色形”理論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成果。

“通過這些作品,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如何將傳統(tǒng)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,如何在繼承中創(chuàng)新,這對于推進傳統(tǒng)文化的創(chuàng)造性轉化和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具有重要的意義?!敝猩绞忻佬g館館長肖偉表示。
“林若熹先生的作品根植于傳統(tǒng)中國畫筆墨的土壤,同時大膽結合現代藝術的多元嘗試,不僅為藝術界帶來了新的視角,也為觀眾提供了新的藝術體驗?!敝猩角嗄戤嫾?、中山市美術家協(xié)會副秘書長羅喜東表示。

林若熹在接受采訪時闡釋了“形與色”。見習生 張景天 記者 明劍 攝
林若熹在接受采訪時闡釋,形,是可思想可觸知的,具有物質性的;色,是可感不可觸知的,具有精神那部分邏輯外的,當色的感被知后,色便成為形,即“色形”。色既是個人的,是時代的,又是人類共同的,它沒有唯一的標準,要在比較中才能認知色。色的運動狀態(tài)是西方繪畫追求的色彩,色的運動任何節(jié)點是設計追求的顏色,而中國畫不追求運動,也不追求色彩,它追求顏色,能夠固定的平面的顏色。
據悉,林若熹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是中國現代工筆畫名家,多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。其繪畫實踐與理論研究并重,先后主持《白描研究》《中國畫水論》等國家級課題研究,出版《解讀傳統(tǒng)》《中國畫·線意志》及《行愿》等多部論著與詩集,在當代美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。

觀眾在觀展。見習生 張景天 記者 明劍 攝
本次展覽將持續(xù)至2025年3月16日,免費向公眾開放,觀眾可在中山市博物館開放時間直接進場觀展,走進林若熹先生的藝術世界,感受色與形所展現深邃而純粹的藝術魅力。
記者 柯頌 通訊員 羅小曼
◆編輯:龍慧◆二審:陳吉春◆三審:周亞平